普洱茶文CHA WEN
傅孟康1928年的时候任恒盛公勐海茶厂的厂长,恒盛公从1928年到1935年生产量占到了10%,最高64%,这家企业在云南来说是排行前五的茶叶企业。他按这种方式生产出来的茶叶占到64%,那就是说市场是非常认可的。
今普洱市思茅区在民国初年逐步奠定了普洱茶集散中心地位,倚邦的恒盛公、乾利贞,勐海的洪盛祥、同信公等商号纷纷到这里设立经销门市。恒盛公是一家从光绪年间就从事臧销茶叶贸易的老字号,原来在思茅,后移到勐海建厂,一度改变商标,为人所疑,销量锐减,便急忙恢复老招牌,在每个沱茶内,揉进一棉纸,纸上印有思茅“恒盛公”字样,才又恢复了销路。
光绪年间,思茅城区加工茶叶较有名的是同仁利、恒盛公、裕泰丰、信和仁等几家茶号,每户有揉茶灶2盘,每盘灶年加工茶叶少的四五百担,多的高达千余担,加工出口的有圆茶、方茶、紧团茶、双喜茶等。
“恒盛公茶庄”创办于1927年,创办人张静波(鹤庆籍),有茶灶4盘,专门加工藏销紧茶,年产量100吨~300吨。
随后,出现的名气较大的茶行和茶行分号有洪盛祥、恒盛公、同庆号、乾利贞、可以兴、云生祥、雷永丰等。同时,下关、顺宁的洪兴祥、复协和、茂恒、复春和等也加入其中。
易武和佛海(今勐海)各有六大茶山。且勐海的茶产量远高于易武。普洱主产区大茶行:洪盛祥、恒盛公、同庆号、乾利贞、可以兴、云生祥、雷永丰。
1927~1928年,“恒盛公”又在勐海设立分号,并开设了勐海茶厂,负责茶叶收购和加工。
清末民初,鹤庆已经比较有名、堪称领军型的商号,除以上所列示的同兴德、兴盛和外,还有蒋宗汉家族的福春恒,丁槐家族的庆昌和,张锦文家族的恒盛公,为当时在云南影响较大且称雄一时的大商号,并称为鹤庆五大商号。